深化落实“双减”工作 依托3S研究提升质量
9月以来,我校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管理和完善课后服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老师和教研组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10月13日下午,新一期“清澜讲坛”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化落实‘双减’工作,依托学校3S课题研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教师发展处负责人王震霄老师主持会议。
一、 集团互助,将温暖传递
集团化办学以来,实验分校依托集团优势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此次陆健老师从总校带来了丰硕“果实”——课后服务班级管理策略的汇报,让分校的每一位老师收获颇丰!
陆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班级常规管理的落实,2、课后服务的高效实施,3、学习习惯的养成4、培优脱困的策略。
从班级常规的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出总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关注个人品质的提升,而正是基于此,才有利于教师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老师的辛苦耕耘和学生的完美配合之下,总校的课后服务得以高效实施。
在“双减”背景之下,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得以更大程度的加强,老师更加需要注重培优和脱困两个环节。以培优为例,鼓励一题多解,提倡“兵带兵”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加强了课外趣味实验,从而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双减”,我们“语”你同行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对于作业的管理与要求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切实做好作业布置与反馈,真真实实的为学生减轻负担。这次大会上,我校语文组组长张雅萍老师就语文学科的作业布置与反馈做了交流。
张老师引用教育学家华特的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她阐述了对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认识,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而服务的,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张老师接着提出建设性的优化策略。例如:从作业管理上讲:规范管理与展示教师个性并行,可以开展教师作业专业能力培训。从作业设计上讲:各个击破,提高作业质量。
总而言之,作业是检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贴近课改理念,贴近“双减”政策,再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我们必须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度优化,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课内外对接的“链子”,巩固基础的“夯锤”,技能提升的“梯子”,发展创新思维的“启子”。
三、 从点到面——详谈作业专题研究
张雅萍组长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来谈作业的管理,那么接下来由我校课程处主任赵丽萍老师则从大局出发,与大家详谈作业专题细则。这无疑是从点到面,多向发展,百花齐放,将会议研讨推向纵深。
赵主任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要求,对我校教师再次明确责任和使命。
赵主任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和“作业的批改与评讲”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主要包括:分层作业设计,突破单一的书面练习作业形式,以及作业批改新要求。教师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四、争创新时代服务型学校
童媛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前面三位老师的报告内容,就学校新学期以来“双减”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向老师们表达由衷感谢,对部分老师给予了重点表扬。
童校长传达了省“双减”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明确表示“双减”工作是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改革行动,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凡是利于人民的事情,我们就要去做;凡是利于人民群众孩子的事情,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去完成。
会议最后,童校长向全校教师发出倡议: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真真切切的为我们的学生服务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