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更好地探索“新课标”的教学实践,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9月19日下午,初中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课题组活动在常州市正衡中学举行。
常州市初中数学教研员杨波老师,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潘海波老师,《初中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成员及正衡中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教学研讨、课题学习、工作布置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教学研讨
来自正衡中学的王曦老师执教了一节《勾股定理》单元起始课。王老师从游乐场的滑滑梯出发引发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在探究,课堂从数学家的故事说起,追寻数学家的足迹,感悟数学家的创造,让学生经历数学家的探索发现过程,对直角三角形进行的全方位的探索。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将《勾股定理》整章内容框架进行了呈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表达、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王老师也始终引领和组织着学生们充分开展活动。
在评课议课时,来自浦河实验中学的眭亚燕老师指出王老师通过这节课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的几何探究方法;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由一般到特殊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自芙蓉初级中学的关旸老师也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王老师的这节课,完全符合《新课标》的数学课程目标,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第二部分:课题学习
课题主持人潘海波老师对课题《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证研究》的前期工作进行了阐述,从课题的背景及价值、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现状、目标内容、研究的整体思路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解读设计和论证。
潘老师指出,我们要有课标之引,思现实只困,践研究之基。“单元起始课教学”不仅仅要关注章节起始课,我们更要关注起始课后的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怎么通过整体的架构,实践单元教学,并在过程中不断提升同学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是课题组成员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部分:工作布置
潘老师就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了规划,并布置了后期研究工作。市教研员杨波老师结合王老师的课进行最后的指导,他充分肯定了王老师的课——设计有法,施教有序,引导有度,是单元起始课的典范。并进一步提出几个问题:教学需要起始课吗?哪些内容可以进行单元教学?单元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检测?杨老师指出,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一定是充满探究的兴趣,也一定是充满探究的困难。老师的作用就是通过自己精心的设计,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由一节课展开,引发教学的深度思考,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们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启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带给教师日常教学和研究更多实操指导,在这样高品质的教学实践教研活动中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