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网站!
栏目列表
理论学习摘记(五)
发布时间:2022-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海波

教师姓名

潘海波

学习时间

2022.3

文章题目

立足整体,更高角度把握教学

  

陈晓宁

资料来源

ttp://{域名已经过期}/cms/data/html/doc/2018-12/14/33144/index.html

相关课题

整体观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本书包括七大部分单元规划建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资源设计。给我印象最深是案例中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进行单元规划。在这一单元他从边和角两大要素,根据研究对象的先后次序,从整体把握规划出不同的两个方案而后确定单元教学流程。看完之后,感觉各个环节虽然相对独立,但是互相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回想自己备课的时候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某节课的内容,很少从整个单元角度去备某节课。忽视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内容缺少了对教学内容与要求的整体把握,没有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学。

受此启发,回想以前我在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都是按部就班根据教材往往每节课安排一个规定条件画三角形的操作情境,然后验证、猜想、归纳出判定方法,进一步讲解例题、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但学生在遇到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综合运用时暴露出选择困难,有时候出现一道证明题方法复杂运用三次全等去证明,长长的证明过程如同在写作文,而思辨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提升。受这本书的启发,我再去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会将教材中的四种判定方法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呈现在同一节课上。立足点是画一个三角形,判定方法归结为画出的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唯一的。接着将判定方法的应用安排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这样处理,学生在每碰到一个问题,首先就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我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22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