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指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教科研为主线,全面落实“双减”任务,深入开展以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
二、已获成效
1. 线上+线下,活动更灵活
上学期因为疫情,所以线下活动组织了1次,线上活动组织了3次,虽然线下活动的互动性更好,但是线上教研的针对性更强,比如4月份组织的教研组长线上教学研讨会,就是专门针对线上学习的经验、困惑、难点,各组长在会前就进行了沟通,然后请在线上教学比较有经验的学校进行详细介绍,还进行了兄弟学校间的提问和解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传统+创新,活动更实效
在传统一模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正衡、二十四分校的一模卷典型题分享,不仅分析了五校联考的二模卷学生答题情况和教学问题,还学习到了兄弟学校的两套自主命题卷,并将集体的智慧运用到一模后的专题复习中。
3. 被动+主动,活动更精彩
以往的教研活动都是由工作室整体规划、设计,各校教研组配合,但是本学期活动也有老师主动提出想要开设新课标的研讨课,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老师们排除万难进行录课、微讲座的录制,老师们也对本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三、反思问题
1. 统筹规划不够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应该纳入开学初的活动计划中,而不是因疫情而突然中断;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老中青三个年龄段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瓶颈,发挥不同年龄层次老师的作用,应考虑不同学校的差异,取长补短。
2. 学科均衡不够
身为政史学科中心组成员,工作室更偏重于政治教研活动的开展,本学期的历史评优课因疫情也没有能如期开展,一模分析会时,历史教研组长也没有能全部接收到活动信息,做好充足准备。
3. 质量意识不够
活动的任务观点还比较重,如何更好地发挥区教研平台的有效性,发挥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功能,如何提升区政史中考成绩,是未来在教研活动中深入研究的课题。
四、推进思路
1. 统筹规划,突破重难点
针对老中青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需要进一步摸排区内政史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问题,提供更多元的平台给老师们展示的舞台,帮助老师们的专业发展,争取在职称评审、五级梯队中不因为课题、论文、公开课、评优课、基本功等被掐脖子。
2. 政史并进,引进优资源
在下学期中,把区历史评优课完成,如遇疫情,将学习语文,考虑录课的方式,给历史老师更多发展的机会,并聘请专家为老师们提供专业指导。
3. 质量为重,提升有效性
中考质量是天宁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在政史教研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老师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比如作业单设计,命题、解题、讲题大赛,常态课教学设计,青年教师课堂管理专题,范导式课堂研究等。
五、下阶段安排
1. 九月 期初政史工作会议
2. 十月 新课标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
3. 十一月 历史评优课
4. 十二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课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