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该课题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结题鉴定活动在常州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总校举行,结题鉴定组由常州市教科院王俊所长、黄天庆副主任,龚国胜教授和章湉博士组成。总校教科研中心毛文意主任主持会议。《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目标的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主持人王震霄老师代表课题组向专家组做结题汇报。课题组三年多来围绕“家国情怀”培养目标,开展了相应的基础研究、本体研究、实践研究和评价研究,开发了一套系统完整下乡土历史校本课程《龙城史话》。课题组深入研究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到“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其根本是“理想信念”,核心是“爱国主义”,关键在于“文化自信”,最高追求是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题组认识到需将乡土历史知识学习提升到乡土历史文化教育。
王老师在汇报中表示,课题组努力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国家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实践乡土历史校本课程《龙城史话》。校本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必修课为常州通史教育,选修课为专题学习,活动课则侧重拓展体验。课题组开发了乡土历史学习资源,包括自主撰写的《龙城史话》课程读本,研发了“常州历史微讲座”和“常州历史名人的家国情怀”等线上课程。课题组归纳了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策略,汇报展示了课题研究的系列成果。
鉴定组专家在经过研讨后给出了鉴定意义,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有高度,围绕真实问题开展研究,站在国家全面育人的高度培育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研究有深度,校本课程内容覆盖了常州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点面结合做了充分的挖掘;研究有厚度,课题组三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学校特色,使师生从中受益,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有温度,课题组以立德树人使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投入了时间、倾注了心血,饱含了真情。
鉴定组认为该课题的研究过程遵循了相关标准,过程扎实、方法得当、报告规范,课题研究符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的结题要求,准予结题。同时建议课题组继续保持扎实、有效的研究风格,推广研究成果、增强辐射作用,继续深入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的细微处,聚焦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推进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不懈努力。
毛文意主任和课题组成员对专家们的充分肯定表示感谢。本次省级重点资助课题的顺利结题,凝聚了研究团队全体成员的智慧和汗水,得益于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的大力支持和省市教科研专家的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地方文史、社科界单位和人士的热心帮助。大家表示将继续推进乡土历史文化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以气吞万里如虎的斗志,以一起向未来的美好,为实现教育强国的中国梦赓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