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网站!
栏目列表
《构建“3S”课堂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童媛

《构建“3S”课堂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童媛

“3S”课堂在近年中小学部分学科课堂研究中有提出,解读却各有不同。

南通市崇川学校季佳燕在《小学英语“3S”课堂实践研究且行且思》一文中提出:“3S”是 “smile” “smart” “speed”首字母缩写,倡导小学英语课堂快乐应有情感体验;应体现时代特色;应追求高效。

甘肃兰州市福利东路第一小学白燎原等在《原生态本土化小学道德与法治“3S”课堂模型的建构》中提出:“3S”是生命、生活、生长的第一个字是“生”字。

宝应县天平初级中学徐兆宏在《“3S”课堂:关注学生的心灵感受》中指出:打造思品生命化课堂“3S”模式,其中“3”是指课堂三个最基本的教学环境:设境生情,激扬生命;自主探究,感悟生命;反思交流,提升生命。“S”是师、生、生命化三个词语的首字母,体现的是生命化课堂尊重生命、师生和谐幸福的理念。

通过知网搜索,目前还查到以下与3S”课堂有关联的课堂模式:

1思维课堂,在知网可以找到449篇文章,涉及中小学的多门学科。其中叶延武校长的《思维课堂:意蕴与实践——基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文化实践》明确提出:通过构建系统的实施策略和可行的操作模式,可拓展学生的学习与思维空间,提升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2实效课堂。实效课堂或高效课堂的研究比较普遍,几乎涵盖所有学科,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也较多,主要方法有:创建情境、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等等,通过多种策略的改变来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提升课堂效益。

3尝试课堂。以邱学华老师为创始人的“尝试教学法”是有着广泛影响力的教学方法之一,基本观点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其鲜明特征就是先试后导、先讲后练、先学后教。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22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