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章起始课的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天宁分校 潘海波
“章起始课”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 以“起始课”为主题词,并含“数学”,通过中国知网(后简称“知网”)平台,共可获得161条信息;若再含“初中数学”,通过知网平台,仅能获得23条信息;若以“章起始课”为主题进行检索,知网平台上共有34篇相关资源信息;以“初中数学章起始课”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知网平台上仅能获得13条信息,更是鲜有关于数学章起始课的著作问世。可见,相关对初中数学章起始课的研究寥寥无几。追溯最早谈章起始课的文献,从课题组现有的资料可知,是李勃梁、孙维刚在《数学通报》(1983(2))上发表的《上好平面几何起始课——兼谈防止初二学生在几何学习上的分化》一文。之后,也出现了少量的文献。直到符永平在2008年第11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发文《“一元二次方程章头图导学”课例与互动点评》后,引起强烈反响,陆陆续续出现了相关教学案例,但仍不多,可见前期教师对此的关注颇少。
就起始课的功能维度而言,直至1998年,陈胜彦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章头图的几点认识》一文,最先从新旧初中人教版教材的对比中发现章头图,然后指出章头图在教师导入新课时的四种功能。之后,陶维林在2010年指出,章前图与章引言在教学中还具有“先行组织者”与“导游图”的功能,不过没有详细的论述。2015年,孙朝仁从学科教育观和课程哲学观的层面,给出章引言教学四个方面的哲学思考,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2016年至2019年间,《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等刊多次刊载具体教学案例文章,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大部分成果对于数学章起始课的研究,是以某节课为例,对如何上好一堂章起始课进行探究,其研究方向多聚焦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这些文章基本处于离散状态,不过它们也集中体现了章起始课的教学价值,体现了能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观点,体现了用“广角镜”建框架,在每一节知识中再“聚焦”的共性认识。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顾颖的硕士论文——《七年级数学章起始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以苏教版为例,对七年级数学做了探讨。不过,目前,对整个初中学段章起始课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