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30日,在江苏盱眙参加苏派作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收获颇丰。
作文是学生素养的集中体现,苏派作文教学是江苏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独特的路径探索和风格凝练。赵道夫老师则对苏派作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随笔生态教学微课程”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随笔教学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写作,更在于以写促读、读写促进,在写作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为语文老师,深刻感受到,学生情感的淡薄和对日常生活中小细节的洞察力、感知力的缺失是他们在随笔写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无法找到写作的素材,更没有写作的灵感。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引领,作为语文老师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其中最启悟我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友芹、袁爱国、丁卫军,盱眙县第二中学丁能桃、秦奋、耿长军,盱眙县第三中学嵇原军、张云霞及盱眙县实验中学刘宏伟等9位老师执教的作文教学展示课。黄友芹老师的“融”,将写作与生活相融,将教师与学生相融,让写作成为学生情感的倾诉和表达,真正实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丁卫军老师的“真”,从写作素材的选取到知识支架的搭建再到对学生写作的反馈,切实做到了真情境、真任务、真指导、真作品、真诊断、真评价;袁爱国老师的“创”,创意选材、创意情境、创意指导,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探究,不断思考,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主张。这些精品课,让我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有了新的方向和思考。
张雅萍
2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