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2、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的杰出成就。
3、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影响。
难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
竞猜游戏:
1、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打一物品)
2、他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勃兴,推动人类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打一人物)
3、他是“神医”,他曾给关羽刮骨疗伤;给曹操治疗头疼,却招来杀身之祸。(打一人物)
4、四四方方小家伙,上面摆着串串珠。(打一古代计算器具)
师: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统一,社会生产恢复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我国在造纸术、医学、数学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合唱:秦汉文化之歌(谱《三个徒弟一个师傅》曲)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经验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之交流,影响世界之科技。
什么神医华佗,什么外科针灸;什么医圣仲景,什么伤寒杂病。
什么神医华佗,什么外科针灸;什么医圣仲景,什么伤寒杂病。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标志古代数学体系来形成。
西汉时/佛教传入,宣扬来世天国因果报应;道教产生本土东汉,长生不老追求成仙。
司马写作《史记》,首部纪传通史;东汉班固《汉书》,张骞出使西域。
司马写作《史记》,首部纪传通史;东汉班固《汉书》,张骞出使西域。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汉文化有奇迹。
一、造纸术馆
自主学习一:
1、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曾用过哪些东西做书写材料?
2、早期的纸是什么时候怎么被发明的?
3、谁改进了造纸术?
加速学习:
1、 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你为纸张用途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一番预测。
探究学习:结合图片,下列分别是哪些书写材料?
合作学习: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dan)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这个奏本足足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个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竹木简有什么特点?
师:“纸”部首为“纟 ”,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氏”义为“受物面”。植物纤维桨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
我国人民自古种桑养蚕,西汉养蚕业尤为发达。劳动人民在长期制作茧丝的过程中发明了絮纸。工匠们在漂絮时发现有一些残絮留在席子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片,可以用于书写。
西汉前期,劳动人民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后来人们改用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同样的操作过程,制造出最早的纸。
(美国)麦克·哈特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Th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
录像《蔡伦改进造纸术》,得出改进的纸的优点: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书写便利、不易损坏。
合作学习:
材料一 造纸术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科技的一大进步,有了它,世界文明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阿基米德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德克·卜德(美国)
材料二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因此,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造纸一事,尤为重要,即所谓欧洲文艺复兴之得力于纸亦不为过”。
——王明星《东方之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材料三 纸张记载了大量的文学著作,让那些精彩的、有影响力的 文字传承下来……形成了全世界通用的书写材料。 ——《世界通史》
回答:结合材料,思考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而著称于世,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载体,结束了先祖在石壁、兽甲骨、竹木简和帛上书写的历史。同时,纸也是文房四宝之一。
二、医学馆
自主学习: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上有什么贡献?
思考:今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如何使中医学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为秦汉医学馆设计一段解说词。
中医故事讲坛
求师沈淮 坐堂大夫 巧治府台 仲景饺子
心理疗法 狗腿治疮 刮骨疗毒 命丧奸雄
中国古代的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皇甫谧、葛洪、朱震亨、李时珍、钱乙、叶天士十位著名的医学家。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
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只知道赚昧心钱。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为了避乱,张仲景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华佗生活的时代,是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华佗并不滥用药物。华佗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 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他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
这两位医生,身逢乱世,但不附权贵,坚持学习,救死扶伤,既具高尚的医德,又具精湛的医术,他们是大汉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豪。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数学馆
负数计算:
8+(-2)=
9-(-2)=
方程X2-3=22,求X是多少?
一田亩为长方形,长15m,宽5m,这块田地面积是多少?
一圆柱粮囤,高8米,底半径3米。粮囤容积是多少?
上面四道数学题目涉及哪些方面的数学计算?这些计算方法在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都有记载。
《九章算术》
1、时间:东汉
2、内容:田亩面积、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
负数运算;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3、地位: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阅读材料: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回答:《九章算术》成书于何时?读完李约瑟的这段话,你认为当时的“中国计算人员”对什么感兴趣? 该书的出现有哪些重要意义?
科技领域 | 代表人物 | 时 期 | 主要成就 |
造纸术 | 劳动人民 | 西汉时期 | 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制造成最早的纸 |
蔡伦 | 东汉时期 | 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 |
医学 | 张仲景 | 东汉时期 |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学的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
华佗 | 东汉时期 | 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后世誉为”神医” | |
数学 | 东汉时期 | 《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请试着分析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讨论)
①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②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经济繁荣。
③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丰富。
④中外交流:开辟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
⑤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如汉武帝兴办太学,推广儒学。
⑥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杰出历史人物的不懈努力。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纸发明于(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前期 D.东汉时期
2.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3.现在常用的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最早见于(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4.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人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5.几何学中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是在下列哪本著作中提到的( )
A.《算数书》 B.《周髀算经》 C.《几何原本》 D.《九章算术》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唐代诗人章碣在《焚书坑》中写道:“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请回答:
(1)章碣为什么称“焚书”为“竹帛烟消”?
(2)“竹帛”后来被什么材料所取代?新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好处?
(3)新书写材料的传播有什么意义?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B
二、非选择题:
6、(1)秦朝还没有纸,书写材料是帛或竹木简,所以焚书是焚竹帛。
(2)纸。原料易得,价格低,便于书写和携带。
(3)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