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色彩
u 教学目标
u 技能目标:学会基本的调色技巧。
u 情感目标:感知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艺术中的表现,培养多元的思维和审美的眼睛。
u 教学重点:
u 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
u 教学难点
u 色彩的来源,色彩与生活的联系、在艺术中的运用。
u 教学准备
u 教师 教学课件、实物材料、纸、笔、颜料等。
u 学生 实物材料、笔、纸、颜料。
u 课时:2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色彩
2、生:海是蓝色的,森林是绿色的,芬达是橙色的,交通灯是红黄绿,国旗是红色和黄色组合在一起。
3、师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我们感受着色彩的美丽多姿与变幻莫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变的色彩”。
4、导出课题:多变的色彩
二、发展:
1、老师这里有首毛主席写的词《菩萨蛮,大柏地》,请同学们来品味一下
出示: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写于1933年,表现毛主席对战争,对美的看法。我想让同学们关注的是这首词的第一句,
师提问:第一句词里描绘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彩虹,彩虹好有七种色彩,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色彩呢?色彩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实验
2、师简单介绍牛顿的实验
英国科学家牛顿1966年发现,把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然后投射到白色屏幕上,会显出一条像彩虹一样美丽的色光带谱,依次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于是提出看“白光是各种颜色的混合体”,这个实验也说明了色彩来源于光的映照,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牛顿还将色光带谱形成一个环,这就是著名的牛顿色环。(多媒体展示)
这个色环就为大家揭示了众多色彩属性,今天我重点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要素。
3、同学们知道哪三种色彩是三原色吗?红、黄、蓝 为什么?
三原色是色彩王国中最元老级别的色彩,他们可以调配出其他的色彩。
现在我就请一位同学上来就把他们两两调和,看可以调成哪三种色彩?
(用事先准备好的颜料请学生上台)
师:我们得出的三种颜色——橙、紫、绿,这三种色彩叫三间色
4、接下来再来了解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5、色相:在牛顿色环中除了刚刚了解的三原色三间色,你们都能说出其他六种颜色的名字吗?
生回答:黄绿、蓝绿、蓝紫、红紫、红橙、黄橙。
所以说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样子,色相就是指色彩本身所呈现出的相貌,没有缺陷的眼睛看到的都是准确的色彩。
6、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牛顿色相环上,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有的看起来暗,比如黄色和紫色,橙色和蓝色,哪个亮呢?
思考:有什么方法来改变一种颜色的明度呢?加入黑色或白色(教师演示)
7、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一种颜色只要是加了其他的颜色,他的纯度都是下降了。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纯度越低色彩越灰暗,看牛顿色环中黄色和黄橙,绿色和蓝绿。
思考:加入白色后色彩的明度提升了,那么纯度呢?降低。纯度高的色彩是不能有其他杂色的。
8、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色彩渐变图片(色相、明度、纯度)
思考:如何来改变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呢?
当我们把一个颜色(如蓝色)加入白色进行调和,随着我们加入白色的量的增加,蓝色的纯度下降但明度提高,当我们加入黑色进行调和的时候,蓝色的纯度和明度同时都下降了。
9、好,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色彩的两个基本属性之后,接下来我们尝试着运用色彩来创作作品
今天我们主要是运用色彩明度(纯度)渐变来创作在进行渐变调色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的是色彩要渐渐的变化:
一种颜色不断加入白色,色彩越来越亮,不断加入黑色,色彩越来越暗。
看这里有张失败的渐变作品作品:同学们觉得有什么问题?1、变化太快2没有变化 所以没涂一块色彩的过程中每一次要加入等量的色彩,这样涂色才会均匀,变化自然
请大家看比较准确的涂色过程
根据色彩明度渐变,我们可以创作设计许多作品,请大家欣赏:
三、 色彩练习
还有几天就到端午节了,我们要吃粽子和咸鸭蛋,所以就请同桌合作为纸粽或白蛋涂色吧
提示:1、明度纯度渐变
2、先用铅笔对图形进行分割再涂色
3、涂色均匀,渐变自然
四、交流评价:
1、色彩水太多,导致涂不均匀
2、渐变太快,没有等量加色或者没有渐变
没关系,毕竟是同学们第一次进行涂色,以后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色彩的基础知识,也动手体验了用色彩去装扮与创作,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希望同学们能关注身边的色彩体会彩色之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色彩的属性做深入的研究。
|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