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澜讲堂:滴水折射教学光芒
2019年3月27日,实验初中天宁分校“清澜讲堂”第一讲在学校智慧教室开讲:鲍克元老师执教《反比例函数》。课堂外阴雨连绵,课堂内却是灵动活跃、思维碰撞、亮点纷呈。
亮点之一在于鲍老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在校的一天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六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串联了旧知新知,既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浸润了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反比例函数瞬间变得不再陌生,有效解决了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反比例函数是刻画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有效模型。
亮点之二贯穿课堂始末,就是鲍老师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通过拍照上传、现场直播等形式向大家展示课堂上发生的精彩瞬间。教育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将僵硬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鲍老师也恰到好处地利用GeoGebra数学软件点拨学生解题思路,帮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亮点之三在于对课堂整体性的重视。课堂最后解决了一道关于气体密度的问题,鲍老师的一句“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使整节课首尾呼应,再次教育学生要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眼睛。
清澜讲堂的环节是:上课——说课——评课,旨在推进“单元三说”、“课时八说”,促进教研氛围,提升教研能力。
说课环节,鲍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育技术等七个维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重点阐述了他是如何结合本校的“3S六环”课堂教学范式进行教学设计的。
清澜讲堂的评课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本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评课后,还要邀请非本学科老师参与点评,此次的点评老师幽默风趣,亮点颇多,快来围观一下!
听课老师的评价
武婷婷老师:精心设计了新颖的情境引入,从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比、探究能力。
刘兰老师:连磨课一共上了4次,一次比一次有成长,每一次都有亮点,是个有拼劲、有想法、敢创新的教师。
彭小伟老师:化学老师点赞本节课的成功,对于课堂中新旧知的过渡、如何实现对概念内涵的挖掘、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处理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解析与精当的点评。
杨勤燕老师:很有钻研精神;数学课堂“3S六环”中的“思、实、试”体现到位: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模型思想逐一体现,课堂夯实基础、训练扎实,测试设计精当,实现精准靶向反馈;教学环节清晰且紧凑。
最后,课程处赵主任指出:本学期学校“清澜讲堂”围绕“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展开研究,由各教研组精选教师、精心准备,旨在落实有效辅助教学手段的推介和课堂教学提质。同时,她肯定了本次讲堂中呈现出的教师研讨的诚挚态度、思辨十足的氛围,勉励大家投身教育教学研讨,实现技能的提升,感受教育教学的乐趣!
开课教师心语:能够在全校老师面前代表数学备课组开课,我感到十分荣幸。这里要十分感谢组内各位同仁,每次试上结束大家都会给我提出许多有用的建议,包括吴丹校长的专门指导,刘兰组长、武婷婷老师的许多建议,师傅潘海波老师甚至深夜打电话关心准备情况。最重要的是大家的耐心和鼓励,是我持续前进的勇气与动力。这次开课也让我体会到自身能力有限,需要长期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开课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奔跑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